深圳華策中心城文化長廊—孔子篇
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層之臺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為響應國家的號召,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大美,發揚中華經典書法魅力,華策集團于2017年在深圳華策中心城一期建立文化長廊,令廣大民眾可更便捷地體驗中華文化瑰寶的魅力。
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白煦
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在科技發展迅猛、思想交流頻繁的當代備受考驗。在國家的文化建設號召及華策集團的企業文化影響下,一條極具中華傳統文化氣息的文化長廊落成。該文化長廊在十月一日于深圳華策中心城里正式啟用,并舉行了首屆“中國書法進萬家”活動。邀請了來自中國書法家協會的逾20位優秀的書法名家們齊聚深圳華策中心城揮毫潑墨。
深圳華策中心城文化長廊—孟子篇
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能經久不衰,正是一家一戶的有心人為之傳承,以“小家”帶動“大家”,以“家文化”出發,聯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。文化長廊建立于居民區中,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成年居民的心境與未成年居民的文化觀。諸葛亮在《誡子書》中曾言: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在熱鬧的居民區中,開辟出一片樸素大方沒有奢華裝修的文化區,更有利于居民靜心欣賞與學習。因此,文化長廊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,更是“家文化”的“培養基”,為中華民族遠古優秀文化的傳承提供了絕佳的環境和氛圍。
深圳華策中心城文化長廊—莊子篇
深圳華策中心城文化長廊由5棟居民樓架空層串聯而成,以歷史有名的思想家作為區域劃分,共分為“老子篇”、“孔子篇”、“孟子篇”、“莊子篇”及“曾子篇”五個區。每區懸掛有相應人物介紹和思想言論,如道家學派代表莊子的“道”、“德”思想;儒家學派代表孟子的“仁、義、禮、智”思想等。
文化長廊若放置在這大千世界中,不過是占據著微不足道的一點面積,但是其中蘊含的文化力量卻不能以面積計算。文化長廊所懸掛的作品,不僅宣揚書法之美,更糅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精華,弘揚強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。以“信”一字為例,簡簡單單的一字言,蘊涵著的卻是龐大的精神力量—“誠信”、“信任”等。作品大都簡短有力,朗朗上口且易于理解。令孩子能以更簡易的方式接觸中華優秀文化,在文化陶冶中學習與成長;以文化長廊作為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子,帶領更多的人參與、深入其中。
文化長廊,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變得更貼近生活、貼近民眾。能讓居民以“家”的形式傳承中華民族遠古優秀文化,讓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繼續源遠流長、生生不息。
撰稿:鄭運琪、攝影:邢國鋒